探索京剧发展未来,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主题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时间 • 2025-08-02 01:01:19
发展
学院
中国
京剧
艺术

12月19日,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二十八载再出发·京剧奋进新征程”主题研讨会在四川大剧院举行,来自戏曲界的专家、艺术家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中国京剧艺术节举办十届走过28年的非凡历程,取得的重要成果,共同展望新时代新征程京剧艺术守正创新的美好图景。

本次研讨会总结中国京剧艺术节举办十届以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思考京剧发展现状,探索京剧未来,京剧现代戏的创作成就与不足、京剧新编剧目如何守正创新、传统京剧如何与现代观众实现情感共鸣、京剧与地方戏如何在兼收并蓄中继承发展、京剧如何在新媒体“破圈”传播中处理好“引领”与“满足”的关系等。

19日上午,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研究员汪人元,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原团长、一级演员李少波,上海戏剧学院原副院长、一级导演郭宇,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刘彦君等专家、艺术家进行了主旨发言。

汪人元从克服重戏轻曲的现象、高度重视剧目提升两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京剧创作中间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希望,他希望创作者努力让作品留下来,用经得起时光检验的作品来攀登艺术高峰。

李少波强调“守正创新出精品”的重要性,他以《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等为例,提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作品”。守正创新首先要守正,因为京剧是“根性”的艺术,是口耳相传的艺术,走不了捷径。“京剧一定要延续根性、民族性这条轨道,只有守正才有发展,才能创新。”

郭宇表示:“京剧于历史而言,承担着戏曲艺术继承的责任,于发展而论,肩负着重塑文化自信的引领。京剧艺术包含着传统戏剧文化的强大基因,这基于其两百多年来发展历史的厚重积淀。京剧创新不是凭空臆造,既要带动、激活传统,又必须站在传统的积淀上登高远望,奋力前行。”

刘彦君从“京剧到了该跨界发展的时候”为主题进行发言,她从越剧《新龙门客栈》近期的破圈传播现象谈起,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新征程上京剧发展的重要方向,跨界发展、融合发展和破圈传播,这是新时代创作者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在对话研讨环节,国家京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光,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王安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梅兰芳纪念馆原馆长秦华生,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李佩红,也就京剧创作和演出、京剧守正创新、京剧教育等话题进行交流。

当天下午,北京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金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杨乃林、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原主任裴福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何玉人,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主任于少非,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张伟品,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主任王绍军等,也从京剧的表演、音乐、导演、历史、理论发展、现代美学等角度,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红星新闻记者张世豪编辑任宏伟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