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栽培树苗”到“浇灌森林”,星阅辰石创始人点赞成都文创新政:比我想的更完善
“当年我呼吁过,要支持经济困难但有创意的小微团队,如今的扶持政策比我想的更完善!”5月30日,星阅辰石创始人、董事长王磊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兴奋地提及了成都为推动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出的系列政策亮点。作为从北京来到成都,扎根本地创业十多年的创业者,王磊既是成都数字文创行业的参与者,更是见证者。
▲王磊
2020年,王磊在成都高新区创办了“星阅辰石”公司,其“IP开发+运营+共振”的业务模式引起了成都高新新兴产业投资合伙企业的注意,当年便为“星阅辰石”注入了3亿元。
此后,“星阅辰石”多次获得市级文产专项资金的支持。王磊说:“最让人感动的是,政府和相关部门会经常来到公司,了解公司发展情况,及时帮助我们解决难题,让我们倍感温暖。”
如今的“星阅辰石”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除了手握阅读量超千万的《遮天》IP外,还拥有《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等多个业内顶尖IP。
▲星阅辰石公司
在成都发展,王磊也曾遇到瓶颈,在他看来,发展早期的困境是人才缺乏,“当时,成都在一些领域缺乏成熟的供应商,导演、编剧、美术、音乐等团队需要从北上广深‘空降’,包括一些供应商我们要飞到外地监控,非常耗费精力和时间成本。”这也导致当时本地缺乏IP开发的能力,大多数企业多是承担外包工作。转机出现在“双核爆款”的诞生。
“十年前,成都企业以承接外包为主,如今已转向自主IP研发。”王磊亲历了成都文创产业的质变,从《王者荣耀》成都团队孵化的现象级游戏,到《哪吒》系列横扫全球票房,成都完成“代工到原创”的跃升。磁吸效应随即显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动画渲染、音乐制作等供应商迁入成都,作为头部的行业企业,星阅辰石也渐渐地吸引来核心伙伴落地成都。
▲星阅辰石公司
作为过来人,王磊曾专门向前来企业调研的相关部门反馈过,“小微创企生存难”“编剧导演稀缺”的问题:“小微团队才是产业‘种子库’,在政策沃土与资本浇灌下,一些出色的本地文创企业才没有夭折在萌芽期,如今更需要政策能够精准地灌溉初创团队。”
呼吁声下,成都接连出招。
5月29日,成都推出推动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仅针对培育数字文创初创企业就提出10条政策措施,其中包括“真金白银”提供2万元“开办即享”补贴、1000元/月人才房补、3年100万元“陪跑孵化”资金。在人才破壁行动方面,政策开放职称自主评审权,吸引团队带项目落地。
王磊认为,虽然“星阅辰石”已经度过初创阶段,但这些扶持初创企业的系列政策对整体文创行业非常有价值,也很有意义,“我们希望把数字文创产业做大,因为一个IP想要变成世界级IP,需要团队一起托举,才有可能诞生《哪吒》这样的系列作品,唯有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这片创意的水池才会更加有活力,更加有创造力”。
除了针对培育数字文创初创企业的政策,王磊也表示“星阅辰石”未来将继续深耕数字文创领域,继续计划引进新的IP,制作院线电影、动画番剧和单机游戏。这些未来的计划都将借力此次涉及影视、科幻内容创作转化、游戏电竞等数字文创新政,进一步开拓和发展企业业务。
红星新闻记者昌娟摄影记者周仕军
编辑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