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也不让放,那儿也不能放!电动自行车往哪停?
2月25日10时13分许
北京丰台马家堡街道
旭日嘉园小区乙10号楼北侧
一电动车棚发生火灾
经核实
现场为户外独立电动车棚内
电动自行车起火
过火面积10平方米
未造成人员伤亡
火灾原因初步认定为
因电池故障引发火灾
图源:应急管理部
就在2月23日
江苏南京雨花台区明尚西苑居民楼
发生火灾
造成15人死亡
44人在院治疗
经初步分析
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
停放电动自行车处起火引发
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南京市明尚西苑小区发生火灾
图源:南方都市报
三天两起由电动车引发的火灾
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电动车安全的关注
电动车应该停在哪儿?
架空层是否能停放电动车?
电动车停放充电
谁来管、怎么管有规定吗?
如何预防电动车火灾?
电动自行车应该停在哪儿?
近两年来,电动自行车不能上电梯、进楼房充电的常识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人们普遍认为电动自行车在室外等非封闭的空间充电就是安全的。
2021年8月1日,《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其中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并制定了相关处罚标准。
应急管理部《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充电场所,应独立设置,与高层民用建筑保持安全距离;确需设在高层民用建筑内,应与该建筑其他部分进行防火隔离,充电设施应具备自动断电功能。
图源:图虫创意
目前,不少小区几乎已经陆续在高层建筑之外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将电动自行车隔离起来充电,但位置仍十分有限,居民需要抢位置充电。很多充电棚功能极为简单,不仅车棚没有采用防火材料,也缺乏对电池数据监控,甚至电线裸露在外面,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也靠居民楼太近。
针对锂电池失火,还需要更智能、消防更周到的充电棚。这方面的问题似乎很难只由物业来承担,需要各方协调努力。
电动自行车在车棚一旦失火
极易造成“火烧连营”
如何预防电动自行车棚火灾发生?
↓↓↓
2023年11月,国家消防救援局研究制定了《防范电动自行车棚火灾事故七项措施》(试行),提出电动自行车棚应按照以下措施要求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和防火改造:
1
合理选址建造
2
保持安全距离
3
车辆分组管理
4
严格电气安全
5
完善消防设施
6
加强监测预警
7
强化日常管理
架空层能否停放电动自行车?
南京这一火灾,也引发了公众对“架空层能否停放电动自行车”的话题讨论。
经初步分析,此次南京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处起火引发。地面架空层集中停放了大量电动车,一层起火后,架空层直接联通了建筑内部的天井,形成烟囱效应,向上快速蔓延。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高级工程师周广连介绍,此次火灾火点分散在多个部位,“底部起火之后,有烟囱效应拔风,烟囱壁上分布着多个可燃物聚集点位,引起局部猛烈燃烧。然后又通过窗户穿入到室内,引发了室内火灾。”
根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架空层是指采用结构支撑且无维护墙体的开敞空间层。一般来说,不少南方小区,由于地面潮湿,便会设计一个架空层用做公共空间。但由于公共空间经营需要成本,架空层又一般沦为停放电动自行车、堆放杂物的空间。那么,高层建筑的架空层是否能被用作电动车集中停放和充电的区域?
图源:图虫创意
周广连介绍,如果架空层被设计为休闲娱乐场所,那么它不能被用于电动自行车的集中停放和充电。如果架空层原本就设计为自行车停放的场所,那么应采取技术性防范措施,规避由于自行车改变为电动自行车而引发的风险。防范手段包括:建筑公共部位之间形成防火分隔;安装火灾探测装置、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简易喷淋或其他灭火器材。
2023年4月13日,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回复网友“小区架空层是否可以停放电动车”时也明确提到:高层民用建筑的架空层内如果设有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或安全出口,同样不得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避免引发电动自行车火灾,影响建筑人员疏散安全。
电动车停放充电,
谁来管、怎么管?
在小区里,我们经常看到:电动车占用室内走廊、楼梯间、安全出口等逃生通道;整晚充电、室外飞线充电;还有各种来历不明的电池、充电器……总之,怎么“方便”“省钱”,就怎么来。那么,电动车停放充电,谁来管、怎么管有规定吗?
根据公安部《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对于住宅小区的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有物业的,归物业管;没物业的,则由主管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管。
此外,还明确要求管理方发现问题“应当制止并组织清理”“拒不清理的,要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报告。”这意味着,物业、居委会等机构,有义务去阻止居民乱停、乱充电动车。
尽管规定已经十分清晰、详细,但在实际执行中,小区电动车充电乱象仍屡见不鲜。这次发生火灾造成伤亡的南京明尚西苑小区,因为电动车停放在架空层,存在消防隐患,虽屡次被小区居民投诉,但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很多小区对电动车充电的管理只停留在各种宣传栏和公告中,到处贴着“禁止电动车室内充电”“预防消防安全隐患”的告示,却对真正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
小区物业要担起主要责任,要有规范电动车停靠的办法和充足的充电设施,做好服务和引导。居民自己也要自觉,切勿为了图一时的方便,就心存侥幸,忘了公德和规矩。
如何预防电动车火灾?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失火事件频繁出现在新闻中。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6.7%。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分析,电动自行车火灾的主要原因包括:电池过充、电池单体故障、电气线路短路等情况。
锂电池自燃产生的明火和毒气,100秒内就足以让人窒息死亡,而水、沙土或灭火器都无法阻止燃烧或爆炸。电动车自燃一旦发生,起火快、有毒气、灭不掉,逃生难度极高。
安全使用电动自行车
牢记七个“严禁”
↓↓↓
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七个“严禁”
1.严禁购买不合格电动车及配件。不合格、非标或超标的电动车、电池、电线、充电器,会增加火灾风险。
2.严禁擅自改装。擅自改装电池、加装音响、照明等,容易造成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
3.严禁不按规定停放。严禁在未落实防火分隔、监护等防范措施的住房、地下车库和地下室、半地下室内停放电动自行车。
4.严禁在非规定区域充电。严禁在人员密集场所和住宅建筑物的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架空层、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充电,不能将电池带回家充电。
5.严禁“飞线充电”。严禁采用私拉电线、乱装插座等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的方式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6.严禁在易燃品附近充电。电动车充电要远离易燃可燃材料搭建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易燃易爆物品。
7.严禁长时间充电。车辆应避免充电时间过长,整夜充电且无人看管,一旦电池、电线等出现问题,极易引发火灾。
遇到高层火灾,如何安全逃生?
高层住宅如果每层防火门都关闭,安全通道就是一个独立安全的空间。不管房屋内起火,还是外立面起火,烟雾都无法进入安全通道,所以防火门日常应处于常闭状态。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不要盲目往顶层跑。如果火源层在上,往楼下逃生;火源层在下,迅速跑到离火源和顶层都较远的中间层,最好是避难层。
如果所在楼层已经着火,但楼梯尚未封死,火势不猛,可披上浸湿的衣被,从楼上快速有序下楼,尽可能弯腰到最低或匍匐前进,用湿棉毛巾捂住口鼻。
一旦着火,千万别坐电梯,一定要通过楼梯,疏散通道等安全出口逃生。
撤离房间时,先摸门把手,如果温度很高,火苗从门缝往里钻,千万别开门。应关闭所有门窗,用湿毛巾遮住鼻嘴,同时堵塞门缝,防止烟火渗入。如果楼梯被封死或火势难以控制,躲到阳台、浴室等离火源较远的地方等待救援。
居住在高层,火灾切忌跳楼,除非救援人员已做好救援准备。居住在二三层,必须跳下才能自救时,可向地面抛棉被等缓冲物,双手攀着窗台往下滑,尽量做到双脚先落地。
安全问题容不得半点侥幸
当你把电动车
推进楼道、电梯、自己家时
也把死神的镰刀
架在了全楼人的脖子上
电动车火灾防范
需要相关部门和车主共同努力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防范
才能确保电动车使用的安全可靠
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便利和美好
来源|央视网、人民网、新周刊、央视财经、应急管理部、科普中国
编辑|崔竞旖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