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与互助:上海多方携手共同缓解慢性病患者购药难丨21特写
作者丨季媛媛 编辑丨徐旭 图源丨人民视觉
“请问大家,日常老人需要高血压药哪里能买到?平时都是去小区超市边上药店拿医保卡买的,现在家里快没库存了,我该去哪儿买呢?大家知道吗?谢谢!” “我家有,你们家吃什么牌子的?我们能吃到4月底,看看能不能匀给你们一些让你们应应急!” “和居委会反映一下吧,他们可以安排送紧急情况的病人去医院。” …… 4月6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660例。截至目前,上海本轮疫情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超10万例。当前,上海抗疫攻坚战到了最紧要的时刻。 在封控管理下,如何才能满足上海慢性病患者的购药需求,当地政府、居民自治组织和群众正在共同努力,寻找破解之道。
平常为了满足日常用药,阿强(化名)会每隔两个礼拜跑一趟社区医院。“我们这种高血压病,平常在社区医院就能取药,每次开具7-14天的药量,已经持续很久了,但封控管理之下,出门难,网上送药也难。” 阿强只能尝试通过网络购药解燃眉之急。“出门不方便,家人只能帮我网上购药。但是,在找到需要购买的药物,与药师简单沟通后,得到的回复却是:无法配送。我们还在线咨询了一家医药电商平台的药师,她告诉我,快递进不去。”阿强多少有些无奈。
专家强调:慢性病患者在封控居家期间,一定注意不要自行减药或者停药。不管是停药,还是减药都可能造成血压波动,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由于没在封控前及时补货,阿强的血压一度升到很高,“我只好在业主群里求救。好在求救及时,后来居委看到后,立刻上报帮忙开了通行证,找人送我去了仁济医院东院,配到了药物。”阿强说,这次经历告诉自己,为了避免药物用完导致停药,应尽量提前通过互联网医院或居委会获取药物。
“胰岛素快用完了,是不是可以选择调整剂量,或者停一段时间,等过一阵能去医院再用?”方阿姨是糖尿病患者,在三年前的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后,在医生的建议下,方阿姨开始注射胰岛素。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成了方阿姨每天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最近,她的胰岛素快断档了,方阿姨寻思:是否可以灵活变通调整剂量。 当她在小区业主群发出这样的疑问后,不久就有业主提醒,调节胰岛素剂量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胰岛素的种类规格、胰岛素治疗方案以及患者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等许多问题。因此,不建议患者自行在家调整胰岛素。 “那请问下,谁知道现在糖尿病的胰岛素怎么才能买到吗?……”方阿姨继续询问。不久,有业主给方阿姨提供了线上配药链接,并同步了缺药登记表。 当前,各大医药电商平台纷纷开通了“上海地区缺药登记”服务。据某医药电商平台内部人员透露,他们正在尽一切所能,调动一切资源全力将药物尽快运往上海。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 4月7日,第一批企业团体采购的防疫用品和药品订单从1药网华东运营中心总部发往上海,陆续移交到陆家嘴公安局、周家渡街道办事处、周家渡派出所、浦东新区社会组织合作促进会、浦东电商协会、张江集团等机构和团体的手中,保障这些抗疫重点单位和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第一批企业团队采购需求通过1药网的专属采购通道收集汇总后,1药网安排专人与每个机构团队进行对接,并通过“抗疫指挥部”协调开通内部绿色通道,加速订单和仓库发货进程,确保第一批物资能以最快速度送达抗疫一线。
针对目前上海存在一些患者面临的购药不便,配药难的情况,上海市政府也在争分夺秒协调各方打通障碍,积极进行解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在日前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吴乾渝表示,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急诊在规范防疫的前提下已全部开放。目前,各区普遍建立了社区与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设立专人专班,畅通就医渠道。本市各村居委会对放化疗、血透、孕产妇等重点人群需求进行收集,协同各区卫健委确定的医院做好封控区医疗保障工作。 如果是急危重症患者,第一时间拨打“120”,同时向村居委申请就医。如果是非急危重症患者,可以与封控小区所在的村居委联系,由社区安排专车点对点闭环转运至医疗机构就诊。放化疗、血透病人原则上到原来的医院就诊,因封控原因无法前往的,到所在区的定点医院就诊。孕产妇原则上闭环转运到所在区的定点医院就诊。 同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基本用药,在居村委的协助下,由所在区的区属医疗机构将药品送至社区。现在全市已批准76家医疗机构取得互联网医院资质,包括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和部分社会办医疗机构。 “
本期编辑黎雨桐实习生詹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