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最好的纪念!今天,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时间 • 2025-07-26 01:22:45
发展
邓小平

今天(8月22日)

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对党、对人民、对国家、

对民族、对世界

作出了突出贡献

功勋彪炳史册、永励后人

从旗帜鲜明地支持农民“包产到户”

到为农村的长远发展

勾画出“两个飞跃”蓝图

邓小平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工作

他的一生

在解决“三农”问题上

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探索

他的心

与广大农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早在1962年7月

针对有些地方

为了克服困难恢复农业生产

而搞起包产到户时

邓小平就表示

“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

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

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

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他多次强调

还是实事求是靠得住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1978年的冬天

在安徽凤阳小岗村的一间茅草屋里

十八个渴望温饱的农民

决定分田到户、包产到户

他们摁下鲜红的手印

起誓“坐牢杀头也甘心”

这一石破天惊的举动

被后人称为“大包干”

正当是非胶着的关键节点

邓小平一锤定音

支持小岗村农民

于是

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

重要讲话

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成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五天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中国在邓小平的主导下

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图源:新华社)

邓小平领导确定的重大决策

无不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

以发展战略制定为例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

从1981年起到20世纪末在20年时间里

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

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一步都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作为重要战略目标

无论是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还是实现小康

都体现了他的人民情怀

1990年3月3日

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两个飞跃”思想

既实事求是地总结了

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曲折历程

又着眼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

巩固、发展和完善

科学地指明了农业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

至今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功勋

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

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是深刻的、长远的

我们纪念和缅怀邓小平同志

最好的方式就是将改革成果传承下去

将他所开创的事业续写下去

今年

党的历史上又一场

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

关键会议召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

矗立起新的里程碑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开启新篇章之年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

让我们憧憬未来

说一声:

你好,明天!

也让我们重温过去

再道一声:

小平,您好!

来源|人民日报、天津日报、农民日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共青团中央等

编辑|宋锐

主编|蒋琳

监审|钟倩